普通圆桩基横截面直径为0.5 m,桩长为10 m;对比普通圆桩,反向螺丝钉桩-1的圆横截面直径为0.3 m,螺纹总宽度0.2 m,哈尔滨反向螺钉桩横截面总直径为0.5 m,螺纹桩身长度为9 m,顶部圆桩位1 m。图3、图4分别为不同桩基在自重作用下以及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底的竖向位移。
由图3、图4可知,在自重作用下,反向螺丝钉桩-1的基底位移相对于普通圆形桩的基底位移稍大,但反向螺丝钉桩桩身变形较小,这是由土层与桩基静力相互作用导致。而在竖向荷载作用下,反向螺丝钉桩桩顶沉降量显著小于普通圆形桩的沉降,柱顶沉降量由34 mm减小至26 mm,沉降量减少比例达24%。结果表明,螺纹的存在增大了桩身与周围土层竖向方向的咬合作用,有效地控制了桩身沉降以及变形。
两反向螺丝钉桩的圆横截面直径为0.3 m,螺纹总宽度0.2 m,哈尔滨反向螺钉桩横截面总直径为0.5 m,螺纹桩身长度为9 m,顶部圆桩为1 m,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螺纹间距。图5、图6分别为不同桩基在自重以及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底的竖向位移。
由图5、图6可知,哈尔滨反向螺钉桩在自重作用下,反向螺丝钉桩-1的基底位移相对于反向螺丝钉桩-2的基底位移稍大。而在竖向荷载作用下,反向螺丝钉桩-2桩顶沉降量稍微小于反向螺丝钉桩-1的沉降量,柱顶沉降量由26 mm减小至24 mm,沉降量减少比例约为8%;并且反向螺丝钉桩-2的整体桩身竖向应变也相对反向螺丝钉桩-1较小。
结果表明,反向螺丝钉桩中螺纹的存在可以增大桩的抗压作用,但螺丝间距并不是越小越好,合理的螺纹分布既可以减轻桩身的自重,也可以提高反向螺丝钉的抗压抗拔能力。